案例展示

风雨阳光路——贵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实践

发布时间: 2021-12-21 访问计数:

案例摘要:贵州在历史上是烟毒大省,建国以后,毒情虽然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但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滞后,加之邻近金三角,外流贩毒屡禁不止。在贵州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看来,对于禁毒工作而言,关键是要降低复吸率,消除毒品的市场需求。但由于社会大众普遍对吸毒人员存在歧视心理,他们很难通过自行就业解决基本生存和保障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很容易走上吸毒强戒复吸的恶性循环道路。为了让戒毒康复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加强对戒毒人员的管理和救助,解决他们的生活保障问题,贵州省公安厅和禁毒委转变禁毒理念,积极投入到社区戒毒工作实践中,学习和考察国内外戒毒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贵州省省情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戒毒模式即阳光工程。

阳光工程是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通过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让其找回自我、自尊、自信,消除了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为了推进阳光工程的落实工作,贵州省专门出台省级文件进行政策设计,确定相关的帮扶措施及对阳光企业的政策优惠。同时贵州省政府从戒毒康复人员的自身需求出发,根据各地毒情的不同,因地制宜,提出了集中安置、分散安置、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四种就业模式,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了不同的就业选择。阳光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保证戒毒康复人员不因工资低而流失;如何调动戒毒康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防止戒毒康复人员在工作之余的交叉感染;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的同时如何带动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阳光工程是否能够在全国进行推广?本案例可使用在公共政策、公共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等课程的教学中。

查看案例全文请登录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