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

隐私诚可贵,安全价更高?——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监听项目疑云

发布时间: 2021-12-21 访问计数:

案例摘要:2013年6月5日,《卫报》根据前美国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提供的绝密资料,向公众披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2007年开始启动的一项代号为棱镜(PRISM)的监听项目。该项目显示,美国政府通过与微软、雅虎、等著名商业科技公司合作,获取美国公民和世界各国公民的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等数十类信息资料。棱镜项目曝光后,奥巴马政府承认监控行为的存在,并指出该项目是基于反对恐怖主义和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需要,且监控项目通过国会批准,《爱国者法》也早已赋予情报机构监听特权。世界舆论对斯诺登的曝光行为以及美国政府监控行为掀起了巨大的争议。支持斯诺登的认为其是英雄,是捍卫个人自由权利的斗士,不顾个人安危与美国政府的违宪行为进行斗争,其本人甚至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美国官方对斯诺登的行为一致表示反对,称斯诺登为叛徒,并在全球范围内对其进行通缉,认为斯诺登鲁莽的披露使美国政府在公众心中造成了显著的错误印象,作为一个情报部门的职员,斯诺登的泄密也不符合基本职业伦理。英雄与叛徒的评价迥异,但双方各持其词,一时难有定论。美国政府的监控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国家公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博弈。奥巴马政府认为监控的目的不是针对任何公民个人,而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全,为了自由的缘故实施监控。11事件之后美国反恐的需求高涨,情报部门表示已经实施的监控项目对反恐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皮尤公司调查,美国约有一半的公民认为棱镜项目对于公共利益有利。但是,美国国内外仍然有很大的反对声音,注重个人隐私的人普遍对美国政府的监控力度心有忌惮,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民权组织公民自由联盟对美国政府正式提出诉讼,指认这一项目侵犯公民隐私权,违背了宪法。也有部分美国共和党议员明确表示棱镜计划明显违反了宪法第四修正案保护公民权利免受不合理的搜查和获取。

查看案例全文请登录中国公共管理案例库。